受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景气和储能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带动,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业绩再创新高。2022年上半年,杉杉负极材料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12.66%;实现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61.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64.59%。
据高工锂电(GGII)初步统计,2022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50%。杉杉股份负极业务整体需求旺盛,上半年销量突破8万吨,是去年同期出货量的翻番,人造石墨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杉杉负极材料业务目前已初步完成国内70万吨布局,人造石墨全球布局排名第一。”杉杉股份表示,公司负极有九大生产基地,通过在内蒙古包头、四川眉山和云南安宁规划建设10万吨、20万吨、30万吨一体化基地强化规模和成本优势。其中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产线已于2022年上半年达产。未来随着四川眉山20万吨项目、云南安宁30万吨项目、宁波4万吨硅基项目的投产,杉杉股份的产能规模优势将进一步强化。
在石墨化方面,杉杉负极通过石墨化工艺优化和提升自供率水平保障盈利能力。2021年以来,负极行业石墨化供应持续紧缺,石墨化委外加工费用从15000元/吨攀升至28000元/吨左右。杉杉股份表示,包头一体化基地箱体炉石墨化工艺自动化程度提升,可以有效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并且单炉装炉量大幅度提升,单吨电耗下降明显。四川眉山一体化基地一期石墨化产线预计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投试产。新建一体化基地将采取新型工艺,将大幅提升产线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需求。
在8月19日召开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针对公司产能情况,杉杉股份副董事长庄巍回应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全年预计(负极材料)有效成品产能18万吨,石墨化产能超9万吨;预计明年年底成品产能将超3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