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拥有各种自然资源,不仅是镍、锡和煤炭,事实证明,印度尼西亚还拥有世界第六大矿业“宝藏”,这里所说的“宝”就是铝土矿。
铝土矿是一种矿物材料,可以加工成氧化铝,然后再加工成铝。铝是建筑和施工、机床、运输、电力、包装、耐用品等的原材料。
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ESDM)加速矿产和煤炭治理特别工作人员IrwandyArif解释说,印度尼西亚的铝土矿储量位居世界第6位。在他之前的是其他五个国家,即几内亚、澳大利亚、越南、巴西和牙买加。
为了鼓励更好地利用国内铝土矿,包括提高附加值,政府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铝土矿加工和精炼厂或冶炼厂。
Irwandy表示,政府将12家冶炼厂的目标定为将铝土矿加工成氧化铝,这些冶炼厂将在未来几年内运营。建设12座铝土矿冶炼厂的总投资估计为110亿美元或约172万亿盾(假设汇率为15,647盾兑美元)。
他详细介绍了冶炼厂的数量,其中包括现在运营的四家冶炼厂和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八家冶炼厂。已投产的四家冶炼厂的投资已达44亿美元,折合68.8万亿盾。与此同时,在建的八座冶炼厂估计需要投资高达66亿美元或约103.2万亿盾。
“因此,如果我们总计筹资达到110亿美元,我们当然会努力取得成功,”他在周三(2022年2月11日)引述的CNBC印度尼西亚矿区项目中说。
Irwandy补充说,这个计划需要各方的合作。政府必须立即进行实地考察,以监测冶炼厂建设和铝土矿下游的进展情况。需要这样做,以便政府看到真正的发展,并可以加速铝土矿的下游。
“我们当然会尝试成功。这些已经是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如何履行各自的职责。政府将立即进行实地考察,看看进度,这是真实的。然后,公司可以尝试并意识到这一点。以后禁止铝土矿出口,可以加快冶炼厂的建设,”他说。
此外,他继续说,还需要多方在基础设施和能源生产方面的协同作用。
他说:“我们当然会回顾国内供需,然后是国际供需,以便平衡和建设冶炼厂和精炼设施。”
作为参考,政府的目标是到2024年将有大约12家铝土矿冶炼厂运营。因此,预计能够容纳该国铝土矿的整体生产。
2021年铝土矿产量将达到2580万吨。在总产量中,大部分或90%销往国外或记录高达2320万吨。同时,国内吸收量仅为260万吨。事实上,目前四家铝土矿冶炼厂的产能可以消耗1050万吨。
根据关于矿产和煤炭开采(Minerba)的2020年第3号法律的授权,印度尼西亚必须在2023年6月停止出口包括铝土矿在内的原材料。
《密涅尔巴法》本身对精矿等未精炼矿产的出口进行了规定,自该法于2020年6月10日起实施,其期限为三年。其颁布三年后,意味着对原材料和精矿出口的禁令将自2023年6月10日起生效。
来源:C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