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下,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达到产品种类多、产品质量优、产品能耗低。”济宁碳素集团总工程师闫桂林向记者讲述了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机遇与发展历程。他说,预焙阳极和煤焦油加工都属于传统产业类的,新旧动能转换重中之重是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怎么转换和怎么升级是碳素人应该考虑的问题。
据了解,碳素公司是国内最高品质阳极生产商之一,拥有成熟的国内外两个联动市场,且产业集中度高,产品链较长。闫桂林对于预焙阳极生产方面的转型升级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必须全面提升预焙阳极理化功能指标,保持预焙阳极在行业内的质量先进性,并继续深入阳极生产领域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大阳极制造业上自动化、智能化及其大数据方向的研发,同时加快在焦油加工方面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加大煤焦油加工产品向高端产品的就地转化率。
目前,碳素集团有着每年50万吨的煤焦油加工能力,50%的煤沥青转入阳极生产和炭黑生产、100%的工业萘就地转换成苯酐产品、10%软化沥青转入新型碳材料领域、100%的蒽油转入粗蒽产品的生产、50%的洗油去制取喹啉和FM水溶性扩散剂、50%的苯酐转入环保增塑剂的生产,使初级煤焦油加工产品由过去的40%上升到70%以上,产品结构进入高端序列,一步加大了煤焦油加工产品向高端产品的就地转化率。
借助本次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实现煤化工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煤系沥青基通用碳纤维(国内空白)、煤系沥青基球形活性炭(国际领先)、环保型增塑剂(国际领先)、等多个产品生产的新技术开发。闫桂林告诉记者,这三项产品国内几乎没有现成的工艺和装置,前2个国内都没有现成的生产原料,而目前碳素集团已经开发完成了前端原料的工艺。借新旧动能转换之动力,碳素集团将完成两项主导传统产业的升级与产品的更新换代,保持在业内的先进性,做好领头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