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Bisnis.com——中国国内铝产能的限制,可能会促使其积极向海外扩张,尤其是向印度尼西亚。凭借全球第六大铝土矿储量以及原矿出口禁令,印度尼西亚有望成为新的冶炼厂投资中心。
预计今年中国铝产量已达到4500万吨的上限。截至2025年7月,已安装产能已达4570万吨,另有66万吨计划于2026年投产。这种状况迫使中国生产商必须寻求海外增长空间。
彭博情报高级分析师Michelle Leung认为,青山集团、南山集团、中国宏桥和东方希望集团等行业巨头将引领对印度尼西亚的投资浪潮。甚至预计到2028年,这些企业将控制印尼高达90%的全国铝产能。受此影响,印度尼西亚的铝产量有望在2025年的基础上增长6.2倍,到2028年突破350万吨。
她在题为《中国铝产量上限》的报告中写道:“尽管部分投资是与当地公司合作进行的,但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28年,中国企业可能会为印度尼西亚铝总产能提供近90%的资金。”
尽管前景广阔,但这种大规模扩张也伴随着环境方面的后果。与中国云南和四川省主要依赖水电不同,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冶炼厂仍依赖燃煤发电。因此,印度尼西亚铝生产的碳足迹可能会更高。
相反,得益于更廉价、更清洁的水电供应,云南省预计将成为中国国内的生产中心。到2025年底,云南的铝产能目标是达到63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8%,高于2022年的12%。
河南神火和中国宏桥等一些大型企业甚至通过关闭燃煤工厂,将其产能置换到云南的水电设施,以实现产能转移。
铝业确实是能源密集型产业,电力成本占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获得廉价且环保的能源是全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会重演镍下游化的成功故事吗?
这种情况让人联想到镍下游化的成功案例,该战略在短短十年内将印度尼西亚在全球镍产量中的份额从7%提升至60%。然而,作为铝原料的印度尼西亚铝土矿储量不如镍资源丰富,因此其管理策略必须更加谨慎。
铝行业新投资的涌入也符合电动汽车生态系统发展的努力。这一势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采矿业正面临煤炭价格疲软压力的当下。
其中一个例子是印尼阿达罗矿业公司(PT Adaro Minerals Indonesia Tbk., ADMR)的举措,该公司正在等待铝冶炼厂项目的竣工,并计划于明年投入运营。该项目的建成预计将增强ADMR在2025年底前的业绩表现。
另一方面,国有生产商印尼阿萨汉铝业公司(PT Indonesia Asahan Aluminium, Inalum)也在不断提高其生产目标,计划到2029年达到每年90万吨(KTPA),较目前27.5万吨的产能显著提升。该计划将由位于西加里曼丹省门巴哇的冶炼级氧化铝精炼厂(SGAR)项目建设提供支持。
同时,作为国有矿业控股公司的MIND ID已委托印尼多元矿业公司(PT Aneka Tambang Tbk., ANTM或Antam)通过在门巴哇建设年产能147万吨的洗选铝土矿设施,以加强铝土矿供应。
美国贸易关税的阴影
然而,印度尼西亚铝工业的蓬勃发展仍可能受到外部风险的笼罩。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带来的波动是主要挑战之一。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最近将钢铁和铝的关税范围扩大到400多种金属制品。这些产品包括汽车排气系统的进口部件、电动汽车用电工钢,以及压缩机和泵。这些新关税将在近期生效。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经济委员会(DEN)副主席Mari Elka Pangestu强调,印度尼西亚将继续优先发展经济外交。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Mari表示,政府致力于加强商业互动,支持美国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多元化,并就包括铝和钢在内的战略产品谈判特殊的部门关税。
来源:外媒